10月30日晚,得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上虞武侠迷们纷纷自发悼念。但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金庸先生曾来到上虞,并留下经典赞语。
“上虞名郡,溯自大舜,后妃淑德,娥皇女英,汉有大儒,王充论衡,晋则谢安,东山大隐,曹娥至孝,英台情深,史推实斋,文称丏尊,迄至今世,马竺谢晋,文物大邦,千古名扬。”这是金庸先生对上虞历史文化名人的直观印象,落款为甲戌年春,也就是1994年。
1994年春天,金庸先生从宁波去往杭州,中途曾驻足曹娥江畔,流连于龙山脚下舜井边上的美景,老先生更为上虞丰厚的历史人文而沉吟嗟叹。听了相关领导介绍上虞的风土人情后,金庸先生文思泉涌,在四尺三开的题词本上,挥毫泼墨,写下绝妙赞语。
“出口成章、一气呵成。”昨天上午,当天在场的一位上虞市政府原接待办相关负责人用这两个词语形容当时金庸先生的题词情景,“短短几行字就把上虞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概括了,可见金庸先生不仅有文采,而且对上虞非常熟悉。”
当时担任上虞宾馆总经理的杨月昌回忆,一见到金庸先生,就感觉先生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他的言谈中可以体会到先生极其博学,且记忆力惊人,可以随口说出上虞的历史文化名人。
现在国土上虞分局工作的黄小英,当时是上虞宾馆的大堂副理,参与了接待金庸先生一行的重要任务。黄小英告诉记者,领导们与金庸先生会面是在上虞宾馆的会见厅,这是当时最大的会客厅。来到上虞宾馆的领导、名人,都有请他们题词的传统。“当我看到金庸先生不假思索、一气呵成写下了如此精彩的语句,我十分震撼,内心感叹果然是大才子、大文豪。”黄小英感慨万千。
从此,这几行赞语就成了诠释上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经典之作。2006年10月,金庸先生这幅珍贵的墨宝正式移交区档案馆珍藏。
昨天下午4点多,在区档案馆,经过一系列档案调取手续,记者终于见到了题写在精致题词本上的金庸墨宝。虽经历岁月激荡,细品一笔一画,仍显名家风骨。
如今,龙山墨宝犹在,先生已经谢幕,但对众多上虞武侠迷来说,金庸作品里散发的巨大魅力,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大侠虽逝,侠义永存世间,江湖依然有梦!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