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分配”到“开门纳才”
毕业分配,强调“服从国家”,曾是计划经济体制调配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过去没有选择权的毕业生来讲,分配就是命运的被安排。但这一切,随着人才市场这一新生事物而发生巨变,我市的人才工作也逐渐由“毕业分配”转向“开门纳才”。
1993年11月18日,嵊县人才市场开业,举办的首场人才招聘活动吸引了省内外15所大专院校的人才,参与招聘的35家企事业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现场,还有部分科技成果、智力项目进行交流转让。
今年49岁的陈龙,是当年参与招聘活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的普通一员。回忆这场嵊县历史上的首场人才招聘活动,他回忆良多。“改革开放让人事制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平均走向竞争,是人才市场帮我在当时找到了工作。”
人才市场的开设,也为当时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注入新鲜活力。可以说,嵊县人才市场的建立,为全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有效解决了人才总量不足、分布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除了建立人才市场让人才“活”起来,我市还结合本地实际,对县里的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了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业工作,对人员的招聘、辞职、评聘和养老保险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使得人才流动有了一套政策支持体系,人才的权利有了基本保障,整个人才市场的运作也有了规章制度。
而如今,市人力资源市场已迁址国际会展中心,更大场所、更优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也大幅增加。今年4月底召开的迎“五一”人才交流会,吸引了参会企业102家,推出就业岗位1781个,现场累计接待2158人次,初步达成意向1094人次,其中硕士及以上36人次,本科、大专合计854人次。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人才竞争更为激烈的今天,如何识才、引才为我市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在2017年,嵊州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与千人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和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来嵊州创业创新,面向全球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发布嵊州“剡溪英才计划”。
如今,“剡溪英才”创业创新大赛已经举行两届,通过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嵊州的技术优势和发展优势,来自五洲四海的人才也正在为高水平“三个嵊州”建设开辟新的快车道。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