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共财政,老百姓不仅关心财政的钱花在何处,更关心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怎样才能管好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绩效,集中财力办大事,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记者日前从区财政局获悉,从2019年开始,全区所有预算单位的所有政策和项目都将实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应等方面,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扎紧“钱袋子”。
具体如何扎紧呢?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算绩效管理将从科学编制预算、动态监控绩效、强化绩效评价等方面全过程加以约束。
为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我区研究部门预算总额包干制度,即以部门或单位为主体,设置部门或单位整体绩效目标,建立与整体绩效目标挂钩的预算总额包干制度。2019年,将选取区经信局、商务局、科技局、农林局等四个涉企类部门作为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管理试点单位,采用“固定包干+机动挂钩”方式,以单位2018年执行数为基数,实行预算包干。其中,一定比例的资金实行项目固定,其余资金设为“部门机动经费”。简单举例,某部门2019年的整体预算是1000万,区财政配套600万给予固定保障,剩下的400万要根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来决定兑现多少。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但资金需求的量很大,要缓解其中的矛盾,就要使财政资金做到效用最大化,形成‘花钱必问效’的评价效果。”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事前严格进行预算编制外,在财政资金的使用阶段,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一方面,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无法执行的预算资金收回;另一方面,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制度。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
明年起,我区还将实行政策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和项目分类管理。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分配,集中财力引导和扶持优势产业、企业的发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还将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借鉴先进地区和先进部门的经验,提高绩效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严肃性。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