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浏览-保存到桌面-主站-投稿入口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 
当前位置:绍兴门户网 ☉ 新闻频道 ☉ 绍兴头条 ☉ 整治!绍兴市教育部门开展排查有害学习类App

整治!绍兴市教育部门开展排查有害学习类App

2019-01-23 19:38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647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在随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的专项整治过程中,监测核查了“互动作业”“小猿搜题”“纳米盒”等20余个学习类App,责令“互动作业”App停止运营并罚款5万元,责令“纳米盒”App关闭问题板块并罚款8万元。 绍兴市中小学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在随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的专项整治过程中,监测核查了“互动作业”“小猿搜题”“纳米盒”等20余个学习类App,责令“互动作业”App停止运营并罚款5万元,责令“纳米盒”App关闭问题板块并罚款8万元。

绍兴市中小学校园中,有学习类App的身影吗?这些App有没有问题?是怎样进行监管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小学生打开手机App做作业

每天放学后,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用手机打开一款名为“口语100”的App,根据老师的要求,在App上进行15分钟的单词跟读和听写。再接着打开一款名为“一起小学学生”的App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柯桥区一小学四年级小陈同学的日常。他每天利用手机App完成作业的时间,超过半小时。

据记者了解,柯桥区的多所小学在平日的教学中,利用上述两款App给学生布置作业。越城区、新昌县的一些中小学,也出现了此类学习类App。

“利用App做作业,相当于给孩子请了一个智能老师。比如,孩子可以每天跟着App学习英语发音。”柯桥区华舍小学的一名家长还在“口语100”为孩子开通了智能模式,这样一来,孩子在跟读过程中,系统能自动纠正发音。不过该家长也担忧,孩子会借着做作业的名头,偷偷玩手机。长此以往,对视力等会有影响。

记者发现,除了学校老师为布置作业要求家长下载的App,“作业帮”“小猿搜题”“小猿口算”“纳米盒”等各类作业辅导类App也出现在不少家长的手机上。

记者注意到,这些学习类App除了有相关课程内容之外,还开设具有社交、游戏功能的模块来吸引用户。越城区的一位初中老师表示,往往学生对学习软件的黏性,就来源于这些模块。

如只需要简单注册的学习类App“一起小学学生”,就曾存在利用网络社交、虚拟货币,诱导学生开展游戏分值、电子宠物的比较和排名。不过该APP目前已经取消了游戏模块。

我市教育界有关人士说,开发这些App的企业,本质上就是以赚钱为目的。这些App在市场推广过程中要耗费大量资金和资源,企业的获利点只能在用户后续使用中产生,如开设游戏板块吸引学生充值等。

如何保证学习类App对孩子无害?

为何这些学习类App会出现在我市的中小学校园内?记者了解到,在通知下发之前,对于学习类App进入校园的监管基本属于空白地带。

柯桥区一所小学的校长对记者说,学习类App都是在学校试用过以后,确保没有涉黄、游戏、社交等板块,不会对学生有害,才推荐给老师。老师可以通过App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并根据App的统计,了解学生哪个环节错误率高。正因为这些App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少老师也挺喜欢。

根据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全面排查,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以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1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也已下发文件,要求全面排查和清理进入校园的有害App,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列入重点排查范围。

记者从绍兴市教育局、越城区教体局、柯桥区教体局等部门了解到,教育部门没有下发过任何文件,要求或推荐学校使用教学类App。按照通知要求,我市教育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排查,没有发现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以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学习辅助类App。在日后的监管中,一旦发现违规使用、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学校或教师,将会严肃处理。

绍兴北海小学教育集团自通知下发后,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自查。校长方明江说,在互联网时代,辅助学习类App的兴起可能是个趋势。但由于监管不够,目前市面上的App良莠不齐,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又不够,学校倘若要推荐学生使用,一定要做好备案、把好关。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学习类App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但家长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能让有害App毒害孩子。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联系我们-合作洽谈-广告服务-免责申明-隐私保护-RSS订阅-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