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南北两片的土地上,晶盛机电产业园项目、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校区、产业协同创新服务中心项目、生态湖二期工程等一批支撑上虞未来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科技人才项目、重大城市功能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蓄积起推动上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三服务”活动,帮助项目、企业、基层解决着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整合后的开发区正在以实干的精神和全新的姿态谋划未来的发展新蓝图。
2019年初,上虞改革创新的号角再一次吹响,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正式整合,整合后的开发区聚焦规划、建设、招商等“头部”职能,突出主业主职,实现轻装上阵,加速推进产业、平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积极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成立的上虞区杭州湾综合管理办公室承担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杭州湾片区的经济发展、企业科技人才服务、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事务、民生保障、征地拆迁和党的建设等职责。综合办将强化属地管理职能,聚焦“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事务、节能降耗、平安综治、党建引领”,打好“经济发展、安全环保、社会治理、党的建设”四大攻坚战,打造“产业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环境绿色化、安全标准化、服务最优化”五化协同发展新局面,以奋斗精神助推开发区新的发展。曹娥街道作为“拥江西进”的主阵地,三区融合的主力军,高端智造的集聚区,在区街分设后,街道全力释放职责更加明确、定位更加清晰、精力更加集中三大机构改革红利;全面加强环保、安全、社会事务等属地管理服务工作;坚持“分工不分家”工作理念,为开发区的“头部功能”以及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下转第二版)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蓝图既出未来可期。“两区”的整合赋予了经开区规划、建设、招商等“头部”职能,也强化了对外招商、对外展示、对外服务功能,并进一步整合力量、优化空间布局,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两区”实质合并,经济总量达到1250亿元,规上产值1030亿元,工业税收54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60%、70%、80%,在绍兴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00位。规划面积达175平方公里,也是全市第一大平台。原杭州湾经开区新材料、现代医药和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2+2”主导产业,以及原上虞开发区机电装备、轻工纺织、绿色照明、汽车配件四大主导产业将迅速实现整合优化,产业生态更加健全。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布局中形成竞争优势、在“大湾区”竞争中脱颖而出,进一步“融杭联甬接沪”、加快产业集聚打下了坚实基础。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上虞分院、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园等一大批创新平台潜力将进一步激发,“研究院+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周期创新生态链将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全区域协同、全链条融合、全要素配置的创新发展生态。
作为承载项目的主阵地、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体制创新的试验区,经开区始终以“尖刀班、排头兵”的姿态,牢牢把握提档升级总抓手,坚持“人才为重、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供地、供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同时,以建设新材料创新发展基地为目标,加快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创新要素的导入,全力承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国家级技术创新转化平台,持续深化产业循环化试点,积极构建创新链,加速完善创新体系。启动建设院士港湾,引进院士实验室3-5个、研究院6-8个,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家以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3家以上。引进各类人才项目6个以上,引进国家和省人才计划4名以上。全力推进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大湾区高端智造大平台。
站上新起点,担负新使命。经开区将突出“大融合、小集聚”的布局模式,加快构建“一轴两片三组团”产城创新融合格局,推进“两区”跨区域整合,实施一体化运行、集团化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快区域资源的整合提升,加快三大组团为重点的新发展地块的规划布局,不断扩展产业发展空间。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成为大湾区高端智能制造的大平台、接轨大上海桥头堡的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