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稽东,天朗气清,翠竹鞠簇。昨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稽东镇,看到了一幅乡贤助力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山间田头蕴含的生机活力正在迸发。
在稽东镇大桥村上冯自然村,村民高丽珍刚与乡贤应华亮签订了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的协议,手里拿着厚厚的8000块钱,眉开眼笑。上冯自然村土地闲置现象较多,经过一个月的流转,已有3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土地成功流转。
“既盘活了村内大量的闲置土地,还以入股分红的形式,给村集体与入股村民带来了受益。”大桥村党总支书记胡建明说,应华亮早年做纺织生意,积累资本后“反哺”家乡,还打算开发民宿,盘活沉睡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富裕全村人。
“新农村的大讲坛,‘干货’满满咧!”在稽东镇下尉村,提起“鹅湖讲堂”,村民们围了上来,自豪地告诉记者,北京大学的儒学教授干春松是央视重点纪录片《孔子》的总撰稿,乡亲们最喜欢听他讲孔孟的趣闻轶事;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教授李生校每每返乡探望,总不忘给村里的小年轻传授一些创业经……
“别看我们村子才800多人,却走出了10多个大学教授。他们既熟悉乡土民情,又有新观点、新眼界,”该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干贤兴说,用接地气的“上课方式”传递知识,浸润民心。
随后,记者一路向南,来到了龙东村“万亩红豆杉”基地。这里是“中国好人”沈建斌20余年投资近2亿元的“3A”级景区,经过7年的积淀发展,完成了8000多亩林地流转。时值暑月,“承包商”李建平正指挥着村民们养护幼苗,“承包了500多亩土地,每个月万把块工资,满足哉!”
“基地解决了临近村500余个村民就业问题,今年要和上海的两家公司合作发展养生休闲业态,力争成为家乡的‘富民林’、‘聚宝盆’。”基地负责人沈俊法指着不远处新建的“综合楼”告诉记者。
在稽东,乡贤力量已成为了乡村建设的“智囊团”和经济发展的“助推者”。“目前,全镇已有3个村级乡贤参事会,其余也已在筹备中,争取村村全覆盖。”稽东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完善乡贤参事会运营机制,进一步激发乡贤组织活力,推动乡村治理和发展。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