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步行到自行车,从摩托车再到小汽车,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真的非常大。”家住城东加油站边的徐少江谈起自己多年来出行的变化,感慨万分。
徐少江今年52岁,老家在儒岙镇上里村,儿时出行基本是“以步代车”。徐少江告诉记者,彼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行车,特别是逢年过节走亲戚,本是一件极开心的事,但十几里路走下来,脚往往酸痛得不行,要是有一辆自行车就不用受这“皮肉之苦”了。让徐少江始料不及的是,七八年后,他开始到县城西区一家冷配企业上班,因为住在东门,上班路途较远,他便凑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摩托车可是一个稀罕物,我每天下班都把它擦得干干净净,几年下来就和新的没有两样。”徐少江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座驾”也在不断升级,徐少江也不例外。2008年,他花费15万元购买了一辆东风雪铁龙牌的小汽车。相较于摩托车,汽车不怕风吹雨淋,也更加快捷和安全。“买了车之后走亲戚方便多了,礼品往后备箱一丢,一点都不费力。”徐少江笑着说。
与徐少江一样,退休多年的王正莲也深感汽车普及带来的便利,她每年清明节前夕都要到回山镇植林村去扫墓。“十多年前回老家,我都坐城乡班车,还只能坐到镇里,特别是清明节那段时间可要了命了。”王正莲说。当时城乡班车是连接县城和乡村的主要交通方式,候车的人往往很多,特别是清明节期间,车上变得更加拥挤。由于车上环境较差,每次清明节乘车,王正莲都会“晕车”,所以她都会随身携带塑料袋,以防车上出现呕吐。“现在儿子和女儿都买了车,行驶起来既快速又舒适,每次过节搭孩子的车回老家,平时他们放假还会开车带我去周边旅游,这样我也不再‘晕车’了。”王正莲说。
如今,走进新昌的大街小巷,私家车随处可见,而且数量逐年增加。记者从县交警部门获悉,截至2018年9月底,新昌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23457辆,仅小型汽车就有86709辆,自2012年以来,小型汽车平均每年增加8000余辆。回望几十年前,拥有一辆自行车便是不少人的梦想。现在,一个家庭拥有两辆汽车也不是新鲜事了。改革开放40年来,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1号 客服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