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社会视角 ☉ 聂生彬:藏龙卧虎出林甸 三生万物红满天

聂生彬:藏龙卧虎出林甸 三生万物红满天

2018-08-30 20:02    来源:消费日报网    作者:赵裕广    阅读:559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绵亘的龙江大地,就生成了一位人之龙凤,他叫聂生彬,原来在地方就是有口皆碑,现如今又在商海里驰骋,正用自己的智慧与人格魅力,创造着另一个辉煌。 

       林甸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北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心地带,南邻油城大庆,北接鹤城齐齐哈尔,距省会哈尔滨230公里。

       林甸县从1989年开始走向贫困,地方工业受大环境影响,致使资金加大,产品销售不畅,产值利税大幅度下降,工业经济急剧下滑,财政状况逐渐恶化。

       1990年,林甸县被确定为国家贫困县。199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有那么几年,林甸的经济根本就不缓解,与南方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很大,甚至被附近的杜蒙、依安、安达等同一起跑线的县市甩下了一大截子,林甸的经济已经明显呈贫困加剧趋势,年年吃补贴的县财政。县委又提出了一个脱贫脱补的口号,用这个口号鼓励刺激林甸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劲头和步伐。

       脱贫脱补口号叫的越响,财政收支的矛盾越突出。2001年10月县委搞了一个《关于贫困县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报告中从主观条件分析林甸贫困,关键就是“人”的因素造成的。报告中分析的是六个方面的因素是:思路贫困、思想贫困、精神贫困、工作方法贫困、工作作风贫困和人才贫困。

       这些个贫困,关键的关键是人才贫困。

       聂生彬这人,长的瓷实真实,天生福相,白净秀美,落落大方,不低不俗,不卑不亢,犯天缘得意,人见人爱。生彬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浑身透着一股凝聚力,给人一种信任感,充满着一股吸引力。用老百姓的话说,长的不烦人,天生一幅官相福相,个头长相,一看就不是个一般人,一看就是一个有德有才有胆有识之人。

       年纪轻轻的,从部队退伍回来,从企业起步,干一行爱一行,走一处赢一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那都不算数。当了好几届全县“十佳公仆”,他创造的那些政绩 ,《当代共产党人》、《中国小城镇》、《黑龙江日报》、《大庆日报》、《共和国英才》、《绿意油情》、《跨世纪英才》、《奋斗》杂志,加上各级电台电视台,好多媒体都报道宣传过。

       说他是人才,就是他不管干什么都能干成功,干什么事情从没失败过。美国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经对成功者下过一个定义:“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 聂生彬之所以成为成功事业上的佼佼者,之所以能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因为他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具备不屈不挠的性格,具备左逢源的能力,具备处人处事的科学。

       聂生彬从部队转业回乡后,在粮食战线那段光辉历程就足以说明问题。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普通工人和普通党员,先后跨进国家公务员行列,然后是股级、副科级、正科级及县级后备干部的跨跃。用老百姓的话说,叫职务不断变化,权限不断扩大,荣誉不断增加。当初,从二粮库当保卫队队长时,他就开始硬克硬“拱地头子”,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然后又派到基础差、组建晚的四粮店,四粮店改变了面貌又派到“破狼破虎”的制米厂,制米厂改变面貌又派到浸油厂当厂长和支部书记。

       聂生彬干一行爱一行,走一处胜一处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有才干,他是人才。人才是第一位的,有了人才,他的思路就不贫困,思想就不贫困,精神就不贫困,作风就不贫困,工作方法就不贫困,有了这些财富,他就能产生无穷的技巧,有了这些技巧他就能建立优秀的人际关系,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人气就上升,队伍不过硬,事业就兴旺,局面就改善,啥困难都能克服,啥条件都能发展。

       因为他是管理方面的人才,二粮库给他12个保卫人员,他就能把保卫工作干出花样来:什么转移国家资材,什么跑冒底漏,什么顺手牵羊,什么大门走墙上飞,什么麻袋豆饼钢材,明送暗拿,假公济私,统统败在保卫队面前,统统都是聂队长的功劳。他思想意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不贫困,肯动脑,招法多,这样的工作哪有不辉煌不灿烂的。因为他是个优秀的管理人才,到四粮店当年就能扭亏为盈,摘掉亏损的帽子。

       在制米厂当厂长,聂生彬就能根据企业人员的思想状况,研究出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十要十不要”,把个“破狼破虎”的制米厂整治的到处介绍经验,并成为市级文明单位。

       在浸油厂,聂生彬当了厂长,就能提高一线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机关后勤人员就能得到裁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就能建立起来,开辟第二战场兴办第三产业就能辉煌起来,企业的职工家庭生活困难,他就能因人因户地圆满地解决到位。

       所以说,人才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人才的富有也是最大的富有。实现经济振兴实现改革开放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人才不行。只有启用卓越的人才,才能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民利益。

        做人,讲人格,当官,讲官格,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如果能把自己的人格和官格结合的淋漓尽致,结合的天衣无缝,那他带出的团队精神肯定是无以伦比的。聂生彬就是那种将人格和官格结合的淋漓尽致的领导干部。

       用建设局老干部们的话说,生彬是典型的寒门贵子走出来的孝心干部。他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吃过苦,受过穷,挨过强者欺负,受过心灵伤害,最懂得生活最底层人的酸甜苦辣,最知道穷困积贫的滋味,最理解弱者们的心灵渴求。

       聂生彬1995年到建设局当局长,那一年他才32岁。当时的林甸城市建设刚刚起步,但建设局并不怎么富裕,聂生彬上任以后遇到的第一件难题是老干部两费拖欠问题。召开座谈会时,12名老干部对前任领导意见很大,工资药费拖欠两年,老干部们怨声载道。聂生彬上任不到3个月,就筹集了5万元将拖欠老干部的两费一次性解决,感动的12名离退休老干部联名上书为生彬请功。

       在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他得知已经解体的建材公司还有5名离休老干部没处开支,已故的老干部王殿甲,说起此事竟流下了无耐的泪水。聂生彬当即召开党委会研究解决办法,由建设局实行统筹,由局里统一开支。

       原局党委书记徐田同志患喉癌,在齐市手术了一次,第二次手术还须上大庆去做,老局长怕给新局长添麻烦坚决不做了等死。聂生彬领着班子成员看望他,知道徐老不是不想做,而是没钱做。生彬当即表态,我帮你整钱。他回到局里后就发动全局职工捐了1万多元,又从局经费中节约1万元,共计解决2.5万元给徐老送去,及时做了第二次手术,二次救活了徐老,能吃能喝好利索了。

       离休干部马占河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家有两间土房已经破的不能住了,老干部办主任向生彬反映了这个情况以后,他当即召开党委会拍板定案,先从老干部经费中借出1万元,修房。年末老干部开座谈会,马占河当着县、局领导的面本想表扬和说点感谢的话,结果是站起来张开大嘴就哭,哭得说不出话来,哭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话:“聂生彬比我亲儿子还亲哪!”

       城管处退休干部李连栋5个子女全部下岗,老伴常年有病,房屋破旧,年久失修,聂生彬去家里看了以后,然后就帮他组织了2000元钱亲自给他送去,又帮他买木料、红砖。房子修完以后,又同时给李连栋、马占河、张德全三家免费安装了电话,这事搁谁能不感动。

       会计张德全的手被木棒扎伤,花了2000多元治了3个月也没治好,后来被生彬得知后,急忙给他解决了2000多元药费,感动的张会计不知说啥好。

       局退休干部李文全,退休后上山东的姑娘家养老,期间有病了,姑娘给单位领导挂了一个电话,聂生彬接到电话后,立即开会,安排单位的副书记带人带钱2万元前去手术治疗,手术后老同志又活了两个多月。老人病故以后,他又派单位同志去帮助料理后事,李文全的丧葬事、招待费全由建设局负责处理。别说家人感动,连家人的亲友邻居知道了都夸李文全同志摊上了一个好领导。

聂生彬给单位和系统内老干部办的实事太多了,夸张点说,叫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全系统不管哪个单位,不管什么职务什么身份的职工家有困难,子女就不上业的,修房缺资金的,只要找到他,他都热心帮忙,全力解决。逢年过节,看望老同志从不空手,不是小鸡就是鸡蛋,不是大米就是白面,去医院,到家里,常常带着班子成员,体现党的温暖。系统内120多名退休工人,工资实行统筹,每年80多万元,年节格外看望的还有五六万元。生彬这人心细心软,善于换位思考。老干部工作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主动沟通过问,让主管主任有事经常提醒他。2000年10月5日纪念中国抗美援朝50周年,这位退伍军人经老干部办主任提醒,想起本系统还有三名抗美援朝老战士,他立即带上老干部办的人,带上班子成员上街买了三个高级电饭锅,亲自上家走访慰问,三个抗美援朝老战士都惊讶了,这事连自己都忘记了,聂局长怎么就能记在心里呢!每年8月1日,聂生彬必须组织一次退伍军人座谈会,吃点水果,讨论工作,征求意见,安排午餐,细想想这些是小事吗?这些是官德的体现,这就是党的凝聚力,这就是就是人品人格官格官品的魅力。尽管那个年代还没有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习近平语,其实聂生彬早就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心官格了。

有一次,他到老干部活动室征求意见,看大家的活动条件有困难,他当场表态,我一定给你们改善活动场所,这是建设局的最大实事,我必须办。他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于2000年组织了18万元资金,在东厢房接上170㎡二楼,增加了4套麻将桌,九套扑克牌桌,象棋桌,康乐棋,乒乓球,门球场,并号召十字街一副食门前蹲墙根聊闲天骂大街的社会闲人都可以到建设局去休闲娱乐。感动的那些社会老头非要自己集资掏腰包给聂生彬买纪念品不可。最后不得不写一封表扬信,挂在老干部活动室里。

       建设局的老干部办主任统计了一下,在聂生彬当局长这些年里,他先后给系统离退休的40个干部,解决两费约100万元,加上住院费、药费、丧葬费、探视慰问费共计120多万元。31个退休老人工资、药费180万元,两伙退离休干部工人总计71人,几费加一起共计290多万元,全是自筹解决。系统内还有退休老工人127人,1995年以前由于企业内不能兑现工资,老工人年年上访,聂生彬当局长后实行了企业统筹,设专门机构,设专人管理,按月及时发放,结束了多年上访的局面。仅此一项退休金支付,七年来竟达到近500万元之多。

       有人对聂生彬不怎么服气,认为聂生彬所以能解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是他那个系统好,有钱。其实也未必,那些年,城市开发加大力度,县政府不断出台政策,缴费比例不断压缩,几乎达到零收费。那也难不倒他,他就是思路不贫困,思想不贫困,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不贫困,优秀的人际关系加上精明的处事技巧,有人就支援理解他。有一天,下属单位八建公司一名财务人员拿着2000元钱给老干部办主任送去,并说,听说老干部办没钱订报纸了,我们经理让我给你送2000元来。老干部班主任纳闷,这话他是在一次会议上偶尔说过的话,人家基层单位的领导就记住了,这是支持老干部工作吗?这不是明明在支持聂生彬的工作嘛。

       关于聂生彬关心关怀老干部的事情,说不完写不完。至于发挥老干部作用,参政议政,加入城市管理,搞好社会调查,推进文明建设的事迹就更多了。

       林甸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宋志臣在寻找到中国特大地热田以后,一边组织项目可研论证,一边组织运作资金打地热井,一边组织全县人民搞旧城区改造,一边组织利用地热扩大招商引资。林甸经历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城市建设革命。

       县委书记宋志臣在一次全县宣传政治工作会议上,曾经面对全县副科级以上的干部说过:“我们林甸人长的并不丑陋,我们林甸人的智商并不比别人低下,我们为什么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垃圾成堆的城市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造旧城区,就是一项雪耻工程,就是一场革命!”

       宋志臣是这项雪耻工程的总设计师。而聂生彬则是这项工程的实践者。

       聂生彬同志从林甸的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县委的设计,组织科技人员调查研究,向县政府提出依靠外部资金建设新林甸的创新思路。然后,按照县政府的实施意见,率领城乡建设规划部门的精兵强将,不断制定、修改、完善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的规划方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县先后拆除临街旧房9936平方米;新建楼房114栋,面积46.5万平方米,占全县楼房总数的83%;四环路内全部改造白色路面,修砼路69条,17.9万平方米,镇内道路硬化铺装率达到90%;修环城路17.6公里;新建一座投资2600万元的净化水厂,使全县人民吃上了放心水;建设局三年期间向省、市争取支持资金近千万元。

       林甸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环城路,终于有了自己的净水厂,终于有了自己的绿色温泉城,终于有了自己的骄傲自豪温泉节。

       这一切,当然凝聚了全县人民的汗水和心血,凝聚了县委、县政府的智慧和设计,也凝聚了建设局党政班子的主要领导的聪明才智和苦辣酸甜。

       县剧团创造过不了歌颂建设部门改造旧城区,建设绿色温泉城市的节目:《希望的家园》、《城建之歌》、《家园的呼唤》、《绿色城市展风流》、《小城的路》、《写在八月的日历上》、《结红色的筑路工》、《环卫工人之歌》。这些节目带着全县人民的心愿和厚爱,多少次展现在各种舞台上,歌颂过聂生彬,歌颂过建设局,通过这些文艺节目,鼓舞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全县人民,振奋精神,团结向上,开拓进取,把林甸建设得更加美好。

        生彬曾经连续两届被评为林甸县全县“十佳公仆”。

       生彬单位的老干部曾经几十人联名给生彬请功,向省、市组织部门考核人员推荐他为县级后备干部。并概括为六句话:龙江黑土地成长起来的一株好苗苗;军队冶炼出来的一块不锈钢材;事业有成的一个优秀的青年干部;廉洁奉公的一名模范共产党员,关心体贴尊老敬老的好后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代栋梁之才。

       这就是聂生彬做人做事的新思维新理念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聂生彬当年统领建设系统建设绿色温泉城的最大硬件。

       谁若不信,请你到中国北方绿色温泉之乡林甸来走走、看看、品品、检验一下,看一看这座小城当初是怎样奠基着“绿色、发展、文明”理念,看看当年管理城市的这个团队精神是如何持续发展起来的,问问建设系统的老干部们,已经辞职下海的聂生彬,为什么还会那么钟情地牵挂着这些曾经为林甸温泉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干部们了。你就会由衷的慨叹,聂生彬确确实实是北方绿色城市里走出来的一位难得的英才。

        这些故事,奠基着生彬的生命厚度,奠基着聂生彬未来商海放飞的梦想!

        不久,聂生彬辞去土地局长职务。再以后,就断断续续地听说他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做饮食生意。开始,很多人都在怀疑真假:一个林甸人,怎么能在皇城中国一流商业街里扎根,可能吗?后来证实了不光在北京,在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都有他的生意,他在做一个品牌“中国313羊庄”,慢慢地就获取了更多的信息:313的概念:3,三个热爱:爱党,爱国,爱人民;1,一个核心,:以伟大的餐饮报国为中心,3,三个坚定:坚定食材健康的品质,坚定顾客至上的品德,坚定科学管理的品行。

       网上也有人在演绎他的313 :313是三生万物自然,一个三是金山,两个三成倍翻,一心一意一辈子,一个心思用心钻;313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千万;一个三擎起天,两个三天地连,一个字是扁担,扁担担起金银山。这也许就是生彬的313羊庄文化的内涵。313,可能是他得道成功的密码!(赵裕广)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