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社会视角 ☉ 10月1日起中通、韵达、圆通将调整部分地区快递费用

10月1日起中通、韵达、圆通将调整部分地区快递费用

2018-09-26 10:58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163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导读:“从2018年10月1日起启动快递费用调节机制,调整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其他地区的快递费用调整时间另行告知。具体费用调整幅度,由当地服务网点根据总部指导建议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施。” 图片来源:中通快递官网 同样对快递费用进行调整的还有韵达股份。 另据新京报消息,为保障服务质量和末端派送,并..

    “从2018年10月1日起启动快递费用调节机制,调整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其他地区的快递费用调整时间另行告知。具体费用调整幅度,由当地服务网点根据总部指导建议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施。”

图片来源:中通快递官网

同样对快递费用进行调整的还有韵达股份。

另据新京报消息,为保障服务质量和末端派送,并综合考虑成本上升、环境因素等影响,圆通将对全国各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送费上调,上调幅度为0.5元。

而在2017年,中通快递与韵达股份分别于10月10日和10月11日宣布调整快递费用(快件派费)。长江证券分析称,中通快递今年率先调整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且调整时点略早于往年,或主要考虑到上海将于11月5日-10日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寄递安全保障工作升级带来的运营成本增加。

在我国的民营快递市场,除了顺丰速运,包括“四通一达”在内的大型民营快递,都是通过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张。

所谓的派送费是发件网点支付给派件网点的费用,一般由发件网点付给总部,再由总部转移给派件网点。而消费者一般看到的快递价格,并不是由总部制定,而是各个地方加盟网点自行确定。

虽然中通、韵达的派送费上涨是快递公司内部费用的涨价,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市场普遍认为上涨部分最终会由消费者承担。

据中青在线评论员盘和林此前分析,快递业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内部成本上涨,未必意味着“羊毛”出在“剁手党”身上。相当大部分的上调派送费会先由快递公司内部消化。

原因在于,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包括顺丰、“三通一达”在内,国内各类快递企业已超过8000家;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价格和质量等信息高度透明,消费者更换快递公司不需要什么成本。因此,没有形成相对垄断市场之前,快递公司不可能形成牢固的“价格联盟”,更不敢对消费者贸然涨价。

近年来,除顺丰速运外,各家快递公司总部的派送费其实每年都在调高,但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快递费却是不升反降。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最新快递行业运行数据显示,8月行业单价为11.91 元。要知道,行业单价在2015年是13.4元,2014年是14.65元,2013年是15.69元,2012年是18.6元。

具体来看,今年8月,顺丰控股单票收入23.12元,同比下滑 0.09%;申通快递单票收入3.19元,同比下滑 0.31%;韵达股份单票收入1.58元,同比下滑17.69%。

机构:价格政策将更加灵活

目前,电商快递产品同质化、人力成本攀升、纸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已经成了快递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了保持低价优势、提高利润和竞争力,部分快递上市公司纷纷在其业绩报告中表示,将提高自有车队投入、调整派费、规模化降低人工、运能以及加盟商成本等多渠道降低全网运营成本。

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就曾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今年还将减少中转环节、持续增加分拨中心自动化分拣设备投入,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申万宏源认为,从上市的快递公司来看,未来三年主要是延续“加大自动化、运输工具等投入—降成本”的路径,因此在总部单件成本持续降低的背景下,未来1-2年末端价格将继续延续下行态势,但是跌幅将越来越小。单件平均收入下降背后比拼的是各家成本管控的能力。

长江证券指出,随着“双十一”电商节规模的持续扩大,快递行业淡旺季间的快件处理量波动加大,如2017年行业最高日均处理量达3.3亿件,是日均处理量的3倍。因此,为了保证网购高峰冲击下,快递网络仍能够正常运转,快递企业需要提前储备大量临时操作员、租赁场地与车辆。而旺季期间,人工成本、场地租金以及承运费用显著高于淡季,因此,快递行业在旺季往往增量不增利,四季度的毛利率低于二、三季度。

长江证券最后表示,未来龙头快递企业的价格政策将更加灵活:

一方面,通过价格调整,平滑全网淡旺季间的快件处理量,尽量减少旺季临时产能的投入,提高旺季盈利能力,实现增量增利;

另一方面,亦可以通过价格手段,调整旺季货物结构,引导网点揽货轻量化,优选盈利能力较强的小件包裹(有利于提升车辆装载率、提升分拣和配送效率);

此外,将货量控制在网络可控范围内,亦能够保证一贯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客户粘性。

涨价背后,折射同质化竞争严重

靴子落下了一只,另一只总得落下。去年年中,几大快递公司将快递派送费在原有基础上集体上调了0.15元/票。可能是为了避开集体涨价的反垄断调查,几大快递公司当初并没有直接对外涨价,而是先行上调了内部的快递员派送费。

快递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更多快递员往外卖业、跑腿业等流失。但既然派送费上涨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快递费上涨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快递业比的早就不仅是价格,还有服务。要不然,价格高很多的顺丰,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好。顺丰之前没有跟进上调派送费,现在也不必跟进上调快递费;但这并不是因为顺丰的老板更仁慈,而是顺丰的收费本身已经不低,自己再涨价可能会失去竞争优势。

对于消费者来说,快递涨价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只要竞争的大门依旧敞开,也完全没必要忧虑集体涨价的垄断协议。

快递老板都不傻,谁不想趁着别人涨价,自己多占一点市场份额呢?几家企业就算是达成涨价协议,指望通过集体涨价多挣钱,也只会给后来者进入市场的机会。

集体涨价从来就是纸老虎,价格是由供给关系决定的,不可能由几家企业独自说了算,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罔顾供给独自涨价,无异于自杀。

有杀红了眼的时候,也有坐下来妥协的时候,快递涨价根本没那么可怕。有人认为,应该针对快递企业集体涨价展开反垄断调查,看看是不是协同涨价,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实际上,市场进入门槛并不高的快递行业,谁想垄断市场都是不可能的,指望获取垄断暴利更加扯淡,倘若不是迫不得已,想涨价就涨价怎么可能呢?

你不干自然有别人干,你非要自杀也不会有人拦着。呼吁反垄断调查的声音,会否出自其他竞争对手,倒是值得警惕的。

不难看出,宣布涨价的快递公司,经营模式几乎都是雷同的,无论是在成本控制上,还是在经营服务上,似乎都没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性。

差异化的竞争,是快递市场急需的。之所以快递企业看上去总是集体涨价,正说明同质化的竞争很严重,服务上没有更多形成自己的特色,价格上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话语权。

快递集体涨价,折射的真正问题,是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跳出价格之外,更多比拼服务,展开更有质量的差异化竞争,这是消费者所期待的。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