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热点聚焦 ☉ 二维码被盗刷,支付方式真的是原罪吗?

二维码被盗刷,支付方式真的是原罪吗?

2019-05-30 15:17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40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最近,一则

用二维码付款被身后人盗刷

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

微信截图_20190530150324

报道称

重庆半月内发生4起在

超市收银处盗刷微信资金的案件

盗刷资金从500到900元不等……

在重庆江北公安分局破获的这起超市收银处盗刷微信资金案件中,嫌疑人并非直接用自己的二维码扫码,而是在收款App上注册商户后,通过扫一扫收款功能,趁受害人在给商家付款时在其身后偷扫付款码盗取钱财。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软件上注册商户需要经过一定资质验证过程。据重庆当地民警介绍,嫌疑人自述称,其注册的店铺系伪造,正规流程需要商户提供身份证明、店内照片等,嫌疑人在他人店铺中,趁店主不注意拿着身份证拍了照片,假装自己是店主,然后用这些照片在软件上注册。

微信截图_20190530150338

 微信、支付宝均作出回应

对于近日发生的盗刷案件,微信表示,“我们深表歉意,目前该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并将盗刷费用退还给受害者。”

微信称,为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微信支付付款码时效性限制为1分钟且仅有一次有效性;若不幸遭遇资金被盗,用户可以通过走赔付流程申请被盗赔付,或在账单详情中投诉,会有专业客服团队进行处理,确认被盗情况属实,微信支付会对被盗金额进行全额赔付。

对于假冒商家的问题,微信回应称,支持付款码功能的商户需经过平台严格审核筛选并签订相关协议,微信支付在持续通过对商户入驻的严格审核及风控额度限制,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如不幸被盗可通过商户相关信息追溯,请用户第一时间报警,微信支付会协助警方进行调查。”

支付宝也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如账户遭遇异常可通过95188或支付宝App反馈情况,提供相应资料,经人工智能核实确为被盗则自动理赔,资金秒到账,该项服务已试运行。

微信截图_20190530150351

支付方式真的是原罪吗?

虽然微信、支付宝早已给出保障方案,但不少网友并不买单,仍对小额免密支付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认为应该全部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免密支付真的没要存在的必要?

其实,不能一票否决,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支付方式。

现金支付会因为缺乏货币辨识能力收到假钞,银行卡支付可能因为疏忽导致重要信息泄露,二维码支付也存在由于不规范操作导致盗刷的风险。

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某种支付方式有原罪般的不安全缺陷,而在于使用者是否规范,机构普及宣传是否全面,用户是否具备基本金融知识,相关的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轻易给出某种支付方式不安全的结论。

2014年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到《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的实施,再到目前百万亿的交易规模,可以看出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来自市场,二维码支付都已获得广泛认可。

不能动辄拿支付方式说安全,安全隐患究竟是存在支付方式中,还是存在支付方式的执行过程中,其实一目了然。

那么,在使用付款码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

一、要分清收款码和付款码。付款码是条形码+二维码,付款时向商家出示。

二、使用指纹等更高级别的验证方式。

三、付款码要注意遮挡,不要暴露在任何人都可见的地方。付款时别将手机正面朝上,应竖持手机,使手机背朝向自己,正面展示给收银人员。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