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崇仁镇富竹村的张富庆冒雨来到自家的雷竹园掘了65公斤笋。“这是客户早就预订的,必须要准时交货。”与张富庆一样,这几天是富竹村笋农最为忙碌的时候。富竹村是远近闻名的雷笋专业村,雷竹种植面积达2200亩,其中使用砻糠覆盖技术的有800亩,家家户户都有竹园,曾被评为省级雷笋产业示范区。
每年春节前后是雷笋收获的时节,也是村民最为高兴的时刻。然而,今年笋农却高兴不起来,不少人连成本都还没收回。
“并不是因为笋价低,相反,今年笋价比去年高出很多,市场也供不应求。”村党总支书记吴海鹏告诉记者,这几天雷笋批发价22元/斤左右,而去年同期只有10元/斤左右,足足翻了一番。“一个多月前雷笋刚上市,价格就挺高,接近年关,笋价更是一天比一天高。”
原来,今年雷笋产量锐减,影响了笋农的收益。张富庆家的情况还好,虽然也减产,但并不是很多。“去年这个时候,每亩每天可掘七八十斤笋,今年50斤左右,减产四分之一左右,很多人家减产达到一半以上,有的甚至只及往年的三分之一。”
在富竹村广场,以往每年雷笋上市时,这里挤满了笋农和收购商,热闹非凡,今年却有些冷冷清清。
收购商屠军苗常驻富竹村。“你看,今天就收了这么一点。”他指着堆在一角的雷笋说,去年这个时候一天可收购1000多公斤,现在只能收到两三百公斤,“现在只要有笋,无论品质好差,都只能买下来。”
崇仁镇驻村负责人唐琼英几乎天天都要到富竹村转一转,与笋农、收购商交流行情,分析减产原因。她告诉记者,雷笋减产主要还是天气原因。“去年夏天台风多,不少雷竹被吹倒,之后又是连续的干旱天气,同样不利于竹笋成长。”唐琼英说,这几天本是雷笋最旺的时候,但雨水不断,砻糠的保温效果变差,也会延缓雷笋生长速度。
据悉,雷笋早出依赖于砻糠覆盖技术的应用,但还是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唐琼英说,砻糠覆盖的厚薄跟气候有关,气温高一些,盖得薄一些,气温低时,就要厚一点。唐琼英说:“如果没有把握到位,都会影响到雷笋产量。”
“接下去,我们将联系竹笋专家,希望解决极端天气对雷笋的影响、提高砻糠覆盖技术等问题,尽力保证笋农的利益。”唐琼英说。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号-1
版权所有:绍兴头条网 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绍兴头条网:QQ2805735231@qq.com,1303647702@qq.com 联系地址:绍兴市东昇苑南区四幢504室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