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高温天气席卷我国多地,呈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征,不少地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截至8月15日,全国高温极值站数达262站。
在“烘烤”模式下,各地中暑、热射病等情况多了起来,而更受酷暑考验的,是室外与高温作业劳动者。各地纷纷加强对高温下的劳动者保护,推出多种劳动者保护政策。
高温持续,劳动者保护政策灵活多样
7月下旬以来,重庆遭遇连晴高温天气,最高气温飙升至40℃以上;在广西南宁,高温预警信号自7月9日持续至8月4日,是近年来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强调要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记者梳理发现,发放劳防用品和高温补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等举措,是各地发力的重点。
目前31个省份的高温津贴标准集中在100元至300元之间。不少地方也要求,高温津贴应当以货币形式计发,防暑降温饮料等实物不能替代高温津贴。
一些地方按照不同行业、气温变化情况,更灵活地规定工作时长。
如上海的建筑等行业职工,可选择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段开展工作,环卫等行业职工可轮换休息,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重庆按照一般、中度和强度高温天气来具体设置工作时长。
此外,一些地方还更多考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上海、辽宁、天津等地出台政策,对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做出规定并进行试点。
今年,因中暑导致的死伤事件有所增多,“热射病”也更多闯入公众视野,多地相应采取加强预警和执法监督等举措。8月9日,重庆市人社局等4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完善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时突发疾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组织救治;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加大争议调处力度。
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灵活安排工作时长、高温时段停止室外作业的要求是否真能落地?
中建五局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南坪站项目总监李先生告诉记者,为应对高温,该项目采取了轮班制施工,每班连续施工时长不超过4小时,超过35℃停止室外作业。上海地铁一名值班站长徐熠明介绍,站务员从6月起施行岗位轮换制,让大家有更多休息时间。
除建筑、环卫等传统行业人员外,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防疫一线人员,要直面炙烤、坚守岗位。
在重庆大学城一处外卖驿站,里面空调开放,放置有瓜果、饮料、雪糕等防暑降温物品,一些骑手正在取用。
多名骑手告诉记者,防暑物品数量充足。某外卖平台一名站点负责人表示,每天最热的时候,会把骑手分为3个班次派单,确保足够休息时间。
部分外卖骑手的高温补贴还会以“高温关怀金”的形式体现,在每天下午1点半至5点、晚8点至12点期间,对每单奖励1.5元。(据新华社)
Copyright © 绍兴微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27338号-1
版权所有:绍兴头条网 热线:0575-88051334 15257506102 绍兴头条网:QQ2805735231@qq.com,1303647702@qq.com 联系地址:绍兴市东昇苑南区四幢504室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
Powered by ZmSys.com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