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求学之路
文/李法明
60年代的农村没有幼儿园,那时的小孩子因家庭普遍贫困上学都很晚。记得是在八岁那年,我才背着母亲用碎布拼接的黑白相间的书包高高兴兴地上了一年级,开启了我的求学之路。
记得当时教室是容纳50多名小学生,水泥长方形写字桌,木制凳子的砖瓦屋,学校坐落在村东距离村委会不远的一处空旷的围墙内。凳子都是从自己家搬来的,各式各样、长宽高低不等。每天数次铁棍敲铁犁铧发出“当当当”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这打铁一样的铃声伴随我度过了5年的小学生涯。
到了五年级,我转入邻村篦子店中学每天步行往返两公里多背着书包和中午的干粮读初中。那个年代,农村人家的生活也比较艰难。许多人家每当开学时,由于交不上学费,不得不让孩子辍学。我庆幸,家里生活无论多么艰难,父母依然支持我在校读书。
父亲常对我说他因为没有文化常常被人欺负,必须长志气,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在我的记忆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每到开学该交学费时,这也是家里最煎熬的时刻。为了能供我和姐姐、弟弟上学,母亲白天到生产队里干农活挣工分,晚上在灯下缝衣做鞋。父亲在农闲时做家庭手工柳编业艰难度日。
为了给我们撑起一片天,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父母含辛茹苦、起早贪黑,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也就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晚上,父母在煤油灯下干活,我就看书学习。如果没钱买本子,我就用父亲吸旱烟用过的纸盒、纸片攒起来,用针线缝在一起当练习本。暑假时我替家里放羊、拾柴、施肥、割麦、收玉米。放学后向父亲学着织小型鱼网,经常到河里逮鱼虾,接济生活。记得三年级那年,我得了黄瓜疮重病,在家治疗半个多月后才痊愈,父亲说跟不上班就重上一年吧,班主任说,我学习成绩很好,还是照常上课吧。
我永远忘不了我的小学教师邢邵梅、王传重、李荣远对我的关心,是这一位位辛勤的园丁让我的语文和数学等各课成绩一直在小学阶段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当时同村同班小学期间漂亮的同学刘燕征因为她的爸爸是泰安师范学校教师,很快随父母调到了泰安城里就读,很是羡慕,这位同学现已成为泰山学院一名英语副教授。因为付出了更多努力与时间,我的成绩一直很好,这也让父母在辛苦付出的同时感到了一丝慰藉。
升初中后,凡是家里有点门路的总是想法让孩子到镇上的一中去上。然而,我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对上学一窍不懂,更没有任何能够帮得上的亲戚。虽然我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但我却上了邻村一所简陋又缺少教师的初中。
初中时的班主任孙兆奇老师和周长江老师及数学老师李传庚对我格外关照。经常在课上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教英语的王老师尽管是一位代课老师,她却对工作格外认真负责。很庆幸求学路上,父亲、母亲、姐姐、弟弟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
父亲、母亲都上过几年学,因此非常支持我上学读书。初中因为要早读,当时家里没有钟表,不知道什么时间该起床上学,我常常是三更半夜就起床。当时的我为了能够早点到校,在漆黑的夜里看不见脚下的路,辨不清方向,但我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常常是因为起得太早,往往要在校门口等一两个小时。或许是我为了上学而不顾一切的倔劲,让家里人都开始支持我走求学的道路。
姐姐初中毕业后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初中四年不住校,从家里到学校一公里多地,我每天往返两趟。放学了,为了帮助家人减轻负担,常常是背着书包直接去田里干活。在苦难中成长,我学会了坚强,让我更加坚定了求学的道路,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与苦难中坚守梦想。在帮常年患气管炎哮喘病的父亲收割小麦和除草、整理待种的蔬菜良田汗水浸透衣襟的艰难劳动时光里,我更体会到了在学校长期能读书的无比幸福感!在认真负责的老师的教导下、在父亲、母亲、姐姐、弟弟的支持下,我从没有因未在更好的其它学校就读而自卑过,反而觉得无比庆幸来到这个学校。 当时这个初中在招考镇尖子生和中招考试时,能考上县重点高中的,简直凤毛麟角。当时考不上高中,复读的特别多,高中招收的指标又少,考上重点高中实属不易。与我同班过的本村同学张训耐得寂寞和清贫考上镇尖子班后上了泰安师范学校,现在泰安市发改委工作,成了县级领导,当时给了我很大鼓舞。当时学习差不多的就想上师范学校,早点就业。而我却在初一便坚定了上高中、上大学的梦想。 就这样,我每周背着十几斤重姐姐摊的翠香的煎饼和父母煮好的咸菜,从家到学校近20公里徒步往返度过了高中三年永远难忘的美好时光。
在高中读书的时光里,语文班主任陈老师教会了我办黑板报,策划编排文艺节目;我还成了地理历史课代表,帮全班同学印发试题卷子,英语老师引导我渐渐学会了怎样掌握单词和语句的方法和窍门;我还在全校体育运动会上取得了田径比赛跳高好名次,作文水平得到了更大提高和发挥,荣获全校文艺节目比赛相声策划创作评比奖,与很多同学接下了深厚友情。
当时高考竞争特别激烈,一个班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很少,我们同级两个班共近百名高中毕业生只考上10几个大学和高等师范学院,高一同班后分到理科班的同学马文琰考上了山东省理工大学,现在泰安市文旅局文化艺术中心担任纪委书记,成了县级领导。体育特长生何长杰考上大学后现已成为泰安市卫校副教授。同班同学刘庆安考上泰安市师专中文系后成为泰安市内一名出色的初级中学副校长,同级同学陈国章考上大学后成了一名出色的法官。虽然我依旧刻苦学习,但还是没能如愿,高中毕业后回到家里,我感到孤独无助,痛苦不堪,再也不能上学了。如果选择复读的话,依据家里的条件自然不允许。面对家人的失望、自己的失落,我苦苦思考之后还是妥协于家中的贫困,最终选择了参军。 一直以来,没有上大学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痛,一个心结。参加工作后,越来越成熟的我开始用更积极的心态去弥补自己求学路上的遗憾。我先后以远程教育方式,参加中国石油大学学习五年多,取得了法律事务专科文凭,后又自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
回首求学路,路漫漫而我上下求索。这条路充满了苦难、挫折与磨砺,有意气风发的时刻也有自卑挫败的时刻,但这都是我人生的历练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段曲折艰难的求学路,让我无比感慨:如今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坐在窗明几净、空气清新的教室楼内、现代化高效率的教学设备、丰富严密系统的课程设置,享受着国家给予的九年义务免费教育。无论是生于贫困还是生于富足,再也不会有学生像当年的我一样为了能够上学而苦苦挣扎。国家对贫困学生进行的及时教育资助,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还免费发放可口的营养餐。希望如今的孩子们能够从我这段艰苦的求学路中汲取动力,找准方向 ,走好人生的旅程,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千万不要耽误了上学的宝贵时光,在父母宠爱一身的氛围里失去了奋进的勇气,少年不知愁滋味,蹉跎了岁月,老大徒伤悲!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如今,经过艰辛的人生跋涉,我已成为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专科法律事务专业和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央视CCTV 中国人才数据库《名人辞典》编委会特邀顾问兼外联部主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智库专家,《作家报》经管部主任、等职。
作家、诗人,著名社会活动家、品牌战略策划专家,资深媒体人,国家大型报刊书籍网络策划人;先后参编、编纂、策划出版发行了《齐鲁英雄谱》《齐鲁英杰》《山东文学》杂志特刊、《供求报》专刊、《希望之星》专集、《当代作品精选》专集,《作家报》专刊《艺术世界》《书画世界》《导合全胜路》特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