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绍兴门户网 ☉ 社会视角 ☉ 河北科信“边被调查边中标”:铁路招标监管底线引深思

河北科信“边被调查边中标”:铁路招标监管底线引深思

2025-09-25 10:24    来源:网易    作者:网易    阅读:402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更多分享

近期,全国招标投标领域正掀起一场倒查13年的反腐风暴,从部委到市县,多部门密集发布《关于征集招投标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的公告》,彰显出斩断招投标利益链条的坚定决心。然而,在这一高压整治态势下,河北科信特种橡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科信”)在调查期间仍持续中标的现象令人深思:为何反腐利剑高悬,却挡不住“边查边中”的反常操作?

河北科信在西延铁路项目中的违规转包行为,涉嫌触碰《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红线。国家铁路局西安铁路监督管理局已依法介入调查,彰显了监管部门对工程建设领域乱象“零容忍”的坚决态度。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调查正在进行、企业信用风险尚未解除之际,该公司却仍在安徽、湖北等地的国家铁路重点项目中接连中标。这一反常现象,不仅引发公众对招投标公正性的质疑,更暴露出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监管执行中的深层问题。

违规转包堪称工程质量的“隐形炸弹”,其本质是通过利益链条的层层拆解,让责任与标准随之虚化,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与质量隐患。河北科信作为涉事企业,其行为已被监管部门关注并立案调查,这意味着其履约能力、合规意识和信用状况均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这样的企业本应被纳入招标评审的审慎观察清单,而非成为中标候选人。

然而,现实中部分铁路建设公司在招标评审中,似乎并未将正在进行的调查视为风险因素,也未对企业的履约能力进行实质性评估。这种“重程序合规、轻实质审查”的倾向,使招投标制度沦为形式主义的过场。更值得警惕的是,若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但企业仍能顺利中标,极易造成“查归查、做归做”的割裂局面,严重削弱监管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铁路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社会影响广,对参建单位的资质、信誉和履约能力有着极高要求。作为第一道防线,铁路建设公司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既要主动对接监管部门的动态信息,将有重大违法嫌疑的企业纳入重点筛查范围;更要参照信用监管的成熟经验,对调查期间企业依法采取投标资格暂停等审慎措施,从源头守住质量底线。

问题的核心还在于跨区域、跨层级的信息共享机制存在短板。目前,尽管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初步实现信息归集,但对“正在调查中”“尚未结案”等动态风险信息的标注与预警仍显不足。这为部分企业利用信息差“打时间差”“钻空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来不是自然生长的,必须依靠制度的刚性执行和监管的全程覆盖。我们既支持监管部门依法开展调查,更呼吁相关铁路建设单位公开中标决策依据,回应社会关切。唯有真正建立“一处受查、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机制,完善动态风险预警系统,才能让违规者无处遁形,才能让守法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最终筑牢铁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防线。

来源转载链接:https://c.m.163.com/news/a/KA5HEID10556AABP.html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系自媒体平台,只提供交流信息,所有文章、贴子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我们将作删稿处理!